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4篇
  免费   637篇
  国内免费   353篇
电工技术   173篇
综合类   670篇
化学工业   1142篇
金属工艺   117篇
机械仪表   142篇
建筑科学   1110篇
矿业工程   150篇
能源动力   365篇
轻工业   366篇
水利工程   124篇
石油天然气   316篇
武器工业   41篇
无线电   3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623篇
冶金工业   247篇
原子能技术   89篇
自动化技术   98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182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49篇
  2015年   226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388篇
  2012年   415篇
  2011年   474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507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75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89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5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71.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选矿过程精矿品位自适应在线预测方法,通过使用新的混合核函数和参数在线更新机制提高了精矿品位的预测精度.在分析经典核函数特性后,构造了一种混合核函数以兼顾模型的学习能力与泛化能力,同时为了提高预测方法对选矿生产动态过程的适应性,模型依据新工况样本对现有样本集统计特性的影响,引入了模型参数自适应调整机制,并采用在线迭代学习机制更新模型,提高了模型的计算速度.使用某选矿厂生产实际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比现有方法在计算时间和预测精度上都有明显优势,适合应用于动态变化的选矿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72.
数字舌象图片的正确分割是实现计算机中医舌诊自动化系统的重要前提,为了高效而准确地分割出舌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四叉树与GrabCut的舌象分割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四叉树分解对采集的舌象初分割,然后用相似区域的颜色均值优化GrabCut算法中高斯混合模型参数,最终完成舌象分割.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使得舌象分割效率大大提高,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3.

针对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机动小目标实时检测与跟踪困难的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混合估计多模粒子滤波的检测前跟踪改进算法. 首先根据前一时刻所采用的模型状态及其转移概率等先验信息实现当前时刻的模型采样; 然后在充分考虑当前量测下实现当前的粒子预测, 采用一种序贯重要性平滑重采样策略, 在不增加计算量的前提下, 改善了粒子多样性衰退的问题; 最后通过新的粒子集完成对模型和状态的合理估计与目标检测.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检测与跟踪性能优于传统的多模粒子滤波方法.

  相似文献   
74.
杨和平  倪汉文 《农药》1995,34(4):25-26
本文所叙述的单氰乳剂,是一种新的复配农药制剂。它不仅增效作用显著,对为害农作物的蚜虫和红蜘蛛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而且其剂型独特,为国内尚不多见的水包油型的复配农药新制剂-微乳剂。该制剂生产工艺简单,产品性能稳定,常温贮存一年,有效成分分解率低于1.5%;在60℃至-5℃范围内,其产品均为均相透明的液体,且乳化性能十分优良。目前该品种已取得农药登记,正式投产。  相似文献   
75.
陆锡康  吴卫贤 《农药》1996,35(1):40-42
17.2%苄.哌可湿性粉剂是近年推出的稻田复配除草剂新品种。通过药剂不同用量、时间试验结果,表明亩用200-250克,在直接稻播后当天至5天内,对水37.5公斤,喷雾处理,对杂草株、鲜重防效均达90%以上,基本达到施药一次,控制草害。药剂对水稻安全,无药害产生,因而是目前直播稻田比较理想的除草剂新品种。  相似文献   
76.
牛宝联  张于峰 《化工学报》2007,58(3):555-561
针对CO2/R170混合物在复叠式制冷系统低温环路使用的工况,建立了固液平衡和汽液平衡的数学模型,决定了保证混合物在较低温度下不结晶的配比。在一定的配比范围内对混合物进行了循环性能和可燃性分析。研究了混合物配比对循环性能参数和可燃性的影响,以及中间温度在高温环路使用R290、低温环路使用CO2/R170混合物时,复叠式制冷系统整体制冷系数(COP)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这种混合物适宜作为复叠式制冷系统低温环路的制冷剂。  相似文献   
77.
This paper reports results of an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on the combustion of a gasoline-hydrogen-air mixture in a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ylinder. The completeness of combustion of the mixture is shown to depend on the amount of hydrogen in the fuel mixture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mixture. In particular, the conditions of addition of hydrogen to the gasoline-air mixture with active chemical action on the combustion process and the action of hydrogen as an additional fuel component are determined. A dimensionless universal relation is proposed that allows one to uniquely determine the initial composition of the fuel mixture (hydrogen to gasoline ratio) to accomplish combustion of the fuel mixture at the lean combustion limit.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a Goreniya i Vzryva, Vol. 43, No. 4, pp. 8–14, July–August, 2007.  相似文献   
78.
基于离散颗粒(DPM)硬球模型,数值模拟提升管内双组分颗粒气固两相湍流流动行为。应用Vreman的亚格子尺度(SGS)模型模拟气体湍流,建立考虑不同颗粒加速度效应的两颗粒碰撞最小时间计算模型。数值模拟预测了大颗粒和小颗粒的速度和浓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颗粒具有高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而大颗粒具有低的轴向速度和脉动速度。在床中心区域,小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出现3个峰值,对于大颗粒轴向速度仅出现两个峰值。在壁面区域大颗粒和小颗粒速度均出现两个峰值。沿床径向方向呈现床中心颗粒浓度低、壁面区域颗粒浓度高的环核流动结果。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颗粒浓度沿径向和床高分布趋于均匀。在床中心区域模拟计算轴向颗粒速度、颗粒浓度和RMS速度与文献实验结果相吻合。在提升管内气体湍流对小颗粒流动具有一定的影响,颗粒间碰撞作用对颗粒相流动的影响大于气相湍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9.
张航  翁建华  崔晓钰 《化工学报》2019,70(3):874-882
研究了10%(质量分数)LiCl吸湿性盐溶液作为工质的振荡热管传热特性。测试了在45%~90%充液率、10~100 W加热功率下振荡热管蒸发端温度及热阻的变化,并与去离子水工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45%、55%的低充液率下,加热功率达到50 W以上时,LiCl溶液振荡热管的热阻明显比去离子水振荡热管低,能有效延迟烧干现象的发生。在62%的中等充液率,35W加热功率以上,LiCl溶液振荡热管的蒸发端温度较离子水振荡热管振荡频率快,幅度小且热阻低。在80%、90%的高充液率下,两种工质振荡热管的蒸发端温度曲线在平均温度、振荡频率、振荡幅度上都较为相似,热阻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80.
为了综合利用DD混剂(1,3-二氯丙烯和1,2-二氯丙烷的混合物),以工业副产品DD混剂为主要原料,使1,3-二氯丙烯与丙烯酸、氢氧化钠反应,合成了丙烯酸-3-氯-2-丙烯酯并分离出1,2-二氯丙烷,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